杭州一家日化公司把机器人龙头企业告了!这事儿听起来就像菜市场里卖菜的大妈突然跟科技大佬吵架,稀奇得让人想多看两眼。8月26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杭州露韦美日化有限公司起诉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侵权案。露韦美说,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产品侵犯了他们的“电子狗”专利。这案子不简单,宇树科技正准备上市,偏偏这时候被“找茬”,背后故事让人好奇。
日化小厂敢告机器人巨头,宇树上市前夕被“电子狗”卡脖子?
再说宇树科技,这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2016年成立,专做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产品像Go1、Go2、H1,卖到了全球,客户包括清华大学、英伟达这样的顶尖机构。2024年,他们的机器狗卖了2.37万台,占全球市场的七成,厉害得不得了。创始人王兴兴从一个人干起,现在团队上千人,年收入超10亿。这公司正准备上市,7月18日刚公布了上市辅导计划,找了中信证券帮忙。
这案子为啥让人觉得蹊跷?时间点太巧了。露韦美7月1日交了诉讼材料,宇树科技7月18日公开上市计划,法院7月24日就定了开庭日子。就像你刚要上台表演,有人突然跳出来说你抄袭,这节奏卡得太准了吧。更奇怪的是,这“电子狗”专利本来不属于露韦美,2025年2月先从一家叫建林电子的公司转到另一家公司,6月底才到露韦美手里。而建林电子的法定代表人周建军,跟露韦美的老板是同一个人。这操作,咋看咋像提前布局。
专利到底咋回事?露韦美说,他们的“电子狗”技术被宇树科技用了,涉及远程监控、人体识别和关节驱动。可宇树科技的机器狗,主打工业巡检、教育科研,跟家用娱乐的“电子狗”用途差得远。业内人士说,专利侵权得证明产品用了专利的所有核心技术,少一个都不行。宇树的产品技术复杂,功能多,很难说跟“电子狗”完全重合。露韦美这步棋,像是想碰碰运气。
宇树科技没闲着,已经在8月中旬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宣告这专利无效。意思是,他们觉得这专利本身就不该成立。不过,他们还没交3000块的申请费,按规定得在一个月内交,不然这招就白使了。业内看热闹的人说,这可能是宇树在拖时间,准备好技术证据,稳住阵脚。
日化小厂敢告机器人巨头,宇树上市前夕被“电子狗”卡脖子?
这案子对宇树科技影响大吗?他们之前只打过一次官司,2022年有人告他们违反竞业协议,后来撤诉了。这次是头一回碰上专利纠纷,偏偏赶上上市的关键时候。机器人行业现在特重视专利保护,输了官司可能拖慢上市进度,甚至影响市场口碑。但反过来看,露韦美这家小公司,业务跟机器人不沾边,专利来源还转来转去,目的让人怀疑。有人猜,这可能是“专利狙击”,想趁宇树上市敲一笔。
露韦美的老板周建军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名下有6家公司,其中建林电子被法院限制高消费,周建军本人也被限高。这公司还打过不少专利官司,告过银行、软件公司,经验老道。相比之下,宇树科技的专利多达200多项,技术实力雄厚,2025年还拿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两边一对比,露韦美像是拿着一把小刀,想去撼动大树。
这事儿为啥让人关心?宇树科技代表了中国科技的硬实力。他们的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不光在国内火,还走进了国际市场。2025年央视春晚上,16台宇树H1机器人跳舞,惊艳了全国观众。这样的企业,承载了不少人对“中国智造”的期待。现在被一家日化公司起诉,多少让人觉得有点“欺负人”。
市场现在都在盯着,法院咋判?宇树科技会回应吗?专利会不会被判无效?没人知道答案,但这案子肯定会让更多人关注知识产权的事儿。中国机器人产业这几年飞速发展,专利保护越来越严,企业在技术上得更小心,别被人钻了空子。宇树科技要是能顺利过关,上市路会更稳。
说到这儿,普通人可能觉得专利纠纷离生活远。其实不然。你家里的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都可能涉及几十上百个专利。企业为了保护技术,经常得打官司。宇树科技的机器狗,价格从1万到几万不等,买的人里有学生、科研人员,也有普通消费者。专利战打得凶,产品价格可能受影响,消费者也得关心。
这案子还有个看点,就是大企业和小公司的较量。露韦美员工才2人,注册资本55万,宇树科技却有上千员工,市值高得多。小公司凭啥敢告大企业?是真有底气,还是另有打算?法院的判决可能会给其他小公司一点启发:专利这东西,攥在手里就是武器。
中国科技企业走出去不容易。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全球卖得火,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的汗水。2024年,他们的Go1机器狗出货超5万台,占消费级市场六成以上。这成绩不光是企业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名片。遇到这种官司,宇树科技得稳住,不能让小绊子坏了大局。
日化小厂敢告机器人巨头,宇树上市前夕被“电子狗”卡脖子?
最后,这案子还没完。法院还没判,宇树科技也没表态。专利会不会被判无效,上市会不会受影响,都得看接下来的进展。大家不妨多关注,聊聊看法。你觉得露韦美这招是真有理,还是另有所图?中国科技企业面对这种纠纷,该咋应对?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